明報 <家庭醫生睇醫生> 訪問張永融醫生
謝謝大家收看我們的 Facebook Live。今次訪問途中,出現技術問題,我和嘉賓忽然「冇聲」,真的十分抱歉。最後訪問分段播放,謝謝大家支持。
今個星期請來整形外科專科張永融醫生。提到整形外科,大家都會想到割雙眼皮、隆鼻、削面、抽脂......
除了談及一般整形手術,張醫生也會跟我們分享一些微整形技術。
對於醫學美容,不同年齡有不同需求。張醫生指出,年輕人士多會考慮面部和體態整形。而年長人士,多想改善面部皺紋、皮膚鬆弛、輪廓凹陷等問題。從前主要開刀手術,近年醫學美容發展迅速,現在流行「微整形」技術。
今次訪問,張醫生跟我們分享「脂肪轉移」技術。簡單來說,醫生先在病人腹部或大腿內側等位置抽取脂肪。經過處理,分離出脂肪細胞。醫生再用一支槍形儀器,通過幼針,把脂肪細胞注入需要填補的位置。這項技術可以應用面部不同部位(臉頰、額側、額頭等),令到凹陷臉形變回飽滿。
張醫生提醒,脂肪轉移是一項手術。雖然傷口較少,也存在一定風險。手術之前,病人需要清楚了解手術過程和危險。醫生也需要了解病人要求,作出精密設計。脂肪轉移手術的技術要求很高,注入分量和位置不容有失。萬一誤入血管或傷及神經線,後果可以十分嚴重。
談及整形外科,我們不可只顧「扮靚」。整形外科另一個重要課題,就是器官的功能重建和修復。主要範疇包括:先天外表缺陷(唇裂)、肢體創傷、燒傷、腫瘤切除後的重建等。如果想了解多些整形外科(不論器官功能重建或是醫學美容),歡迎瀏覽明報健康版(按此連結),又或者前往
Facebook 「明報副刊」專頁,收看我們 facebook live 對談。
「考考你」環節,我做了美味的三文治。張醫生借題發揮,滔滔不絕的分享他對醫療儀器規管的想法。三文治做法簡單,但其實我花了數天揀選餡料。嚐過不同配搭,我最後揀了
Port Salut 半軟芝士配以甜味無花果醬。詳細資料,不妨參考《食住行醫》專欄。
(資料來源:明報 健康版《家庭醫生睇醫生》;06-03-2017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