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報 <家庭醫生睇醫生> 訪問朱建華醫生



大腸癌已經成為香港頭號癌症。這陣子,我們常常在電視或廣告燈箱看到香港癌症基金「畫公仔畫出腸」的廣告,藉以提醒大家 50 歲開始,需要定期檢查大腸。這個星期的《家庭醫生睇醫生》請來外科專科朱建華醫生,探討瘜肉、腸癌及痔瘡等問題。 

朱醫生指出,若果確診大腸癌,大部份病人都可以做手術切除腫瘤。手術的概念十分簡單,但是技術、儀器十分重要。視乎腫瘤在腸道的位置,手術具有不同難度。腸道上方有肋骨,下方有膀胱等;其中難度最高的是直腸癌。如果腫瘤非常接近肛門,醫生希望做到割清腫瘤但又同時保留肛門。如果無法保留肛門,病人需要安裝人工造口,影響很大。 

除了腫瘤的位置直接影響手術的難度,切除腫瘤過後,接駁腸道也有一定難處。如果駁口太鬆,病人或會出現大便滲漏;如果駁口太緊,或會影響腸道的血液循環。現今科技進步,除了人手縫合,也有手術槍或脗合器輔助。 

「考考你」環節,我特別製作「面筋」給朱醫生品嚐。面筋是素食;我用了極度高筋的麵粉製作,含有豐富蛋白質。我再用自製的面筋代替 紅肉,炒了一碟「豉椒素肉」。其實,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跟大腸癌有著密切關係。醫學研究指出,進食太多紅肉及加工醃製肉類是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。 

除了注意日常飲食,醫生也建議定期檢查大腸。腸癌是腸道瘜肉經過時間演變成的惡性腫瘤。及早發現瘜肉,即時割走,可以預防腸癌。 

除了腸癌,朱醫生也跟我們詳細講解痔瘡。痔瘡其實不是「瘡」;那麼,它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呢? 成因、徵狀、治療又是怎樣?更重要的是,朱醫生還會糾正一些病人常有的謬誤。 

如果想知多些腸癌、痔瘡等問題,歡迎瀏覽明報網站(按此連結)。至於面筋食譜,請留意《食住行醫》專欄。  

 


(資料來源:明報 健康版 家庭醫生睇醫生 15-07-2013)

留言

熱門文章